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文化產業並購忙從更多領域吸金

“看準瞭,就下手啊!” 在近期的一次動漫節上,華誼兄弟(300027,股吧)(300027.SZ)董秘胡明笑著對銀漢科技CEO劉泳說,而此前的7月24日,華誼兄弟剛剛收購瞭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這被業界普遍看作是一場“雙贏”的交易。不僅影視“大亨”華誼兄弟將以銀漢科技為中心,打造第二大主營業務,銀漢科技也可借助華誼兄弟的平臺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在此背後,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瞭解,今年以來,以電影為代表的文化產業並購潮空前洶湧,華誼兄弟之外,僅上半年,正在實施或者傳出消息的文化產業並購便有30多起。而縱觀這些已有的並購案例,本報記者采訪發現,此輪並購潮有著極為明顯的垂直產業鏈整合特征,而這又與國內文化產業內容短板有關。“文化企業單一的商業模式正在改變,通過並購整合資源,才能適應新的發展。”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對本報記者說。華誼兄弟的選擇根據易觀國際數據,在移動網遊研發廠商中,銀漢科技市場占有率為5.9%,僅次於市場份額9.4%的行業老大騰訊。另據公開資料,目前銀漢科技主打手遊《時空獵人》4月的月流水達到3500萬元,在所有國內手遊產品中位列第三。“我們一直都在關註網遊領域,這次聊得也非常順,前後也就一個月的時間。相較於之前,我們這次是挺身入局瞭,曾是一隻腳踏瞭進去,偏房變正房。”談及收購,胡明對本報記者說。時間倒回到2010年6月,華誼兄弟出資1.5億元,以收購股權和增資的方式,獲得掌趣科技(300315,股吧)22%的股權,合2574萬股,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當年年底,華誼兄弟又以5725萬元的價格收購華誼巨人遊戲公司51%的股權。“這段時間,我們還是將遊戲視為衍生品板塊。”胡明說。在此背後,選擇手遊似乎也是這傢明星公司的必然選擇。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城市電影票房收入達62.06億元,票房同比增幅高達42.96%。其中,國產片票房占全年總額56.6%。但這一年,連續幾年占據國產片票房頭把交椅的華誼兄弟表現並不理想。華誼兄弟2009年財報顯示,2009年,全年實現凈利潤8397.56萬元, 電視劇、電影、明星經紀成為華誼兄弟收益最大的三個板塊。排名前兩位的電視劇和電影占公司總收益利潤的40%左右。電視劇收益首次超過電影,成為最賺錢板塊,該板塊占公司收益利潤的20%以上。而至2012年,華誼兄弟實現凈利潤2.44億元,在這2.44億元中,有6500萬元來自政策補貼,此外,華誼兄弟投資掌趣科技為其帶來6000萬元收入。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華誼兄弟在影院的投資還未走出虧損的局面,2012年這一業務的虧損超過3000萬元。但由於影院的回報周期長,胡明表示三五年後它將是華誼重要的收入來源。步入“並購時代”“此次收購的背後,並不是說我們的電影業務出現問題瞭,而是我們去尋找另一大主營業務,企業已經有一個主打產品,不再為柴米油鹽發愁的時候。”胡明說。在此背後,則是華誼兄弟悄然的全產業鏈佈局的轉變,相比於單槍匹馬拍攝電影的過去,如今,在投資、制作、發行、影院的全產業鏈上,華誼兄弟已經搭建起瞭平臺。這也伴隨著中國電影產業“高歌猛進”的發雲林整合債務信貸利率多少任何問題免費諮詢展,而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大環境也在變。不完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市場的觀影人數達到瞭3.1億人次,去年同期這個數字隻有約2億人次。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影院419傢,新增銀幕數1962塊,到今年6月,內地市場總銀幕數已超1.5萬塊。而隨著3D技術的成熟,內地電影市場的3D銀幕數也經歷瞭極速增長期,目前全國不能播放3D電影的影院隻占總量的0.5%。業內人士認為,國產片高票房, 70%的原因則來源於中國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大環境。事實上,包括電影產業在內的細分的文化產業都在“蓄勢待發”,這其中也有政策的因素。據本報記者統計,最近四年來,推動文化體制改革的文件達15個左右,近期,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定方案公佈,取消20項審批職責,文化創意產業行政審批將進一步簡化。“這些,無疑都在傳遞著文化產業正在釋放其真正的活力。” 新元文智集團總經理劉德良說。而在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趨勢下,戰略佈局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以來,文化產業界正在實施或者傳出消息的並購便已有30多起,涵蓋瞭遊戲、傳媒、電影院線等多個領域。“今年的並購,特征還是很明顯。” 劉德良說。首先,電影院線、網絡視頻、影視劇相關產業、廣告傳媒等領域的深度整合向快速提升行業集中度方向發展,這些領域整合並購以用戶和經營規模為核心;第二,遊戲企業成為被整合並購較為集中的細分領域,而被眾多已上市的文化產業相關企業看中;第三,產業鏈整合和互聯網產業並購成為兩大特色。“文化企業單一的商業模式正在改變,通過並購整合資源,才能適應新的發展。”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說。參照國際經驗,在文化產業領域,垂直一體化綜合性的集團,也就意味著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迪斯尼集團除瞭擁有眾多招牌角色外,還經營旗下主題樂園、電玩遊戲、電視電影、品牌消費等多項產業,迪斯尼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歷瞭3次大的並購。而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是一傢從事數字電影產業的大型多媒體公司,它的發展亦歷經瞭許多的並購,其中大的並購也有3次。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並購還會更活躍,中國文化產業將步入“並購”時代,另有不完全統計,去年文化產業領域共有96起並購事件,今年下半年還會更多。彌補內容短板“我並不認為我們並購是跨行業的並購,因為都是以做內容為核心的公司,所以格局怎麼變,做衍生品什麼的,內容還是核心。”胡明說。說到內容生產,則一直是國內文化產業的一個短板。以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影視行業為例: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131.15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70.31億元,進口影片分得60.84億元。其中美國分賬大片吸金49.1億元,吃掉整個蛋糕的37%。“我們五六百部電影(票房)才70億元,平均每部是1000萬元左右。進口片平均一部票房就達3億元。我們是用肉搏在迎戰。而這幾百部電影中,能盈利的也就5%。”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電影公司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而這種現象似成為一個魔咒,揮之不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觀眾的需求與內容制作之間的信息很難匹配,這就是文化產業風險最大的地方。”獨立制片人王璐表示。不過,這種“高風險”在“大數據”流行的時代或許能夠得到有效控制。7月29日,華策影視(300133,股吧)決定以現金及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收購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交易金額16.52億元。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上述收購最大意義並非是國內最大交易金額的並購項目,而在於當有瞭相對完整與科學的觀眾文化消費訴求與渠道的大數據時,影視項目的制作更精準,而投資成本與風險都會降低。“我們與克頓傳媒一直都有交集,這次還是在於我們想做事,並購可以有許多原因。”華策影視(300133.SZ)常務副總裁金騫表示。多年來,克頓傳媒利用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分析應用,對影視劇本身、編劇、導演、演員、出品公司、播出平臺、廣告主等進行數據跟蹤分析,並記錄他們的成績、能力、關系、市場接受度和變化趨勢。而華策影視自2007年至2012年期間,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高達66.95%和56.69%。目前該公司年產電視劇600多集,資本市場市值80多億元,已向91個國傢和地區發行8000餘集電視劇。“內容做到一定規模時,我們則是要聚焦。” 金騫說。事實上,除瞭克頓傳媒,北京也已有少數幾傢公司在以文化產業的消費人群的數據化為研究方向,此舉就是為包括影視劇、出版等在內的內容生產提供數據分析。getty圖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8-23/157354325.html

零利率房貸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小額借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edge28 的頭像
    reedge28

    台灣痞客邦

    reedg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